第三十四期:强化学校质量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探讨
“近年来,青岛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硬件设施显着改善。但从全市范围来看,高水平学校分布不够均衡,受空间限制“一些学校还缺乏足够的实验、餐饮、体育场地,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党委书记孙锐说。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快利用城市更新过程中释放的土地资源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推动学校与周边社区设施的共建共享,不仅有效增加学校的教育空间,还可以促进学校与社区的紧密合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党委书记孙锐在咨询中讲话。
“除了社区资源,大学资源也应该向中小学和社会开放。”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艳丽建议,相关部门指导青岛高校与中小学结对,将实验室闲置利用时间。此类设施向中小学校师生开放,不仅可以满足中小学校的教学需求,还可以让中小学生提前体验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学习和探索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艳丽在咨询中发言。
近年来,在青岛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低效地区开发步伐不断加快。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新开发地区支校推进缓慢,引发一系列问题。高艳丽认为,有关部门要优化全市学校布局,特别是要加快落实新区规划学校,力争与片区同步开发、同步交付。
加快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也是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平度市南村中学曾经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但随着南村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原有的校园面积已无法适应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咨询现场,平度市南村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蒋鹏介绍,2021年,平度市将启动南村中学新建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新学校将于2022年正式启用。新学校占地118亩,建筑面积35517平方米。建有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报告厅、公寓楼、餐厅、风雨操场、运动场等。是目前平度市硬件条件最好的初中。
平度市南村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姜鹏接受记者采访。
政协委员、青岛市作协副主席李小萌非常关心农村教育的发展。她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比较薄弱,一些学校门前的道路破损严重,影响出行。她建议,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鼓励各区市加大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改造的投入。同时,我们将加强院系之间的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作协副主席李小萌在咨询中讲话。
政协委员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向军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认真研究委员们的意见建议,继续做好相关工作。根据城市更新发展需要,我市2024年将推进15个地块22所学校、10所幼儿园建设,计划引进青岛市实验初中、青岛市第二中学、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学校拥有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优质教育资源。针对农村办学条件差的问题,市教育局实施“强镇筑基”行动,督促指导相关区市加大投入,解决办学条件不达标等问题。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21301.html
用户评论
这期的内容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强校提质的措施非常必要,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硬件条件好,才能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文章,继续关注教育改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但有些地方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校的资金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方的建设远远跟不上。这种不平衡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不错,尤其是对基础设施的重视。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身心健康。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具体落实这些措施的讨论,期待未来的变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这期的内容有些失望。虽然提到强校提质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支持不足。感觉只是空谈,希望后续能有更实质性的进展和反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校提质的确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希望各级政府能够重视这个问题,真正把政策落实到位,而不是纸上谈兵。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特别是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条件改善后,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会提高。期待看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分享!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的主题很重要,但我认为强校提质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问题。教师素质、课程设置等也非常关键。希望能在后续的文章中看到更全面的分析。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是提高学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没有好的教师,再好的设施也无法发挥作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非常赞同文章中的观点,学校的基础设施确实需要加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很多学校的条件简直让人心痛。希望能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些地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我上学时的经历。我们的学校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学习环境很差。希望现在的学生能有更好的条件,真的很期待这些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校提质是个好目标,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政策的落地并不理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分配问题一直存在,期待能有更透明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文章让我感受到了一些希望,基础设施建设的确是提升学校质量的基础。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成功案例,让大家有信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期的内容有点犹豫,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但我觉得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师生关系同样不可忽视。希望能有更全面的讨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在学校时的种种,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体验。希望这些提质措施能真正落实,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有道理,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确保每个学校都能受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个好方向,但我觉得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的讨论让我感到很振奋,基础设施建设的确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具体推进这些措施的建议和案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同意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教育内容的改革。好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教育本身的质量更不能忽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思考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是提升学校质量的关键。但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