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微生物培养技术及其应用详解笔记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微生物培养技术及其应用详解笔记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微生物培养技术及其应用详解笔记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2.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置出其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不含凝固剂,成液体状态的叫液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后致残,琼脂固体培养基。
3.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4.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5.牛肉膏提供的营养是碳元磷酸盐和维生素等。蛋白胨提供的是氮源和维生素等。
6.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在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再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环境。
7.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
8.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9.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化学药剂消毒法。
10.灭菌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
11.生物消毒法是指利用生物或其代谢物,除去环境中部分微生物的方法。
12.湿热灭菌是一种利用废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其中高压蒸汽灭菌的效果最好,实验室常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压力为100千帕,温度为121度的条件下来灭菌。
13.培养基一般用湿热灭菌。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可用干热灭菌。微生物接种工具,如涂布器,接种环,接种针和接种金属用具,可用灼烧灭菌。
14.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培养物。
15.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16.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配置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
17.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18.酵母菌的纯培养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19.平板划线法的操作过程: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经过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
20.每次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的目的是使菌液逐步稀释为单一菌落。
21.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防止杂菌污染。
22.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23.分解尿素的酶叫脲酶。
24.对微生物技术的方法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记得,只有活菌,死菌不被计数。显微镜计数包括活菌和死菌。
26.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到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同一稀释度数下,应至少对三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平均值。
27.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结果比实际的往往要低,原因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有一个菌落,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28.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然后再计算一定体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统计的结果一般是活菌素和死菌数的总和。
29.血细胞计数板比细菌计数板后,常用于相对较大的酵母菌细胞,霉菌,孢子等计数,用细菌计数板可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
30.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步骤: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微生物的培养和观察。
31. 细菌计数一般选择1×104,1×105和1×106倍稀释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32.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细菌一般在30到37度的温度下培养1到2天。
33.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目的是避免因时间不足而遗漏菌种的数量。
34.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如形态大小,颜色以及隆起程度等。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k12/20961.html
用户评论
之前学习微生物的时候一直比较懵,这篇笔记讲解的很清楚,特别是关于不同培养基的选择和微生物的生长条件,终于明白了!太好用了,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后面章节的内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笔记也太详细了叭!什么从培养容器种类到菌种保存的细节都有,完全是做笔记的利器呀。不过我感觉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培育技术,像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的区别可以再详细一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这些都是基础知识,但真的很有用啊!最近刚读了 microbiology 的文献,很多实验步骤都需要用到这些微生物培养技术,这篇笔记提前学习真是一劳永逸.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看得我有点绕晕头。感觉标题太专业了,把一些简单的概念用特别难理解的词汇来描述,希望可以改成更直观易懂的方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段时间在实验室实习,接触到很多微生物培养技术,这篇笔记对我来说很实用。特别是对于菌种的保存方法,让我了解到了新的知识和方法,很有帮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笔记写的有点死板,缺乏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读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希望能加入更多趣味性的内容,提高阅读兴趣,毕竟生物学可是一个充满奇妙的世界!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微生物领域的学生来说,这篇笔记是不错的入门指南。不过我认为应该添加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和经验分享,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的意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终于把之前一直卡住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弄明白了,这笔记简直是大救星!让我在课业里更加自信,还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笔记的结构比较凌乱,内容之间缺乏逻辑联结,容易让人分心。建议按照更清晰的思路安排内容,添加一些过渡语来引导读者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特别欣赏笔记里对不同培养基的选择解释,真的是深入浅出!它帮助我明晰了为什么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培养基,学习起来更加高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笔记有点基础,没有提供更高级的内容,比如一些新兴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和展望,这些内容对想要了解更多的人来说会更有吸引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笔记对我学习很有帮助, 尤其是对于一些常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都有详细描述,现在做实验的时候就不用费那么多的时间去查参考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篇幅有些长哦,把重点内容提炼出来放在前面会更容易被人吸收。还可以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提问和讨论能提高学习兴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选择性必修三的学生,学习难度确实会提升很多,这篇笔记的讲解内容偏专业,我感觉需要更加简明扼要,更容易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笔记把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内容总结得非常彻底,覆盖了基础知识和重要应用。对于想要全面了解这个领域的人来说非常推荐。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能加入一些图片、图表或者动画来辅助讲解的话,会更加生动形象,提高阅读的趣味性!毕竟看太多文字有时也会感到乏味!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真的很喜欢作者对培养技术应用的介绍,尤其是在医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例子非常有启发意义,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微生物技术的价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笔记中所提到的一些实验步骤可以更加详细一点,比如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践过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