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知识点总结与解析技巧
小说阅读主观题——环境描写鉴赏
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时空场所,它受小说形象、情节、主题的需要。
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察主要有三种形式:总结环境特征、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技巧。
【环境描述分类】:
社会环境(时代背景):
指对人物活动、事件、情节发展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述。主要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等,涉及面很广,从房间住宅、大街小巷到城市地区。涉及内容较多,包括室内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修、风土人情等。
自然环境(具体场景):
指对日月星辰、山水、花木、鸟兽、鱼虫、季节、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时间、地点、季节等。人物活动的天气、风景等。
突破一:环境特征总结
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特征概括又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环境特征概括和社会环境特征概括。
【环境特征总结】(5个视角)
1.“时”:指时间。历史背景就像“抗日战争时期”;自然环境如寒秋。
2.“地”:指地点。以“地点”、“场合”、“地域”等呈现的特征。
3、“人”:指人物。理清人际关系,如团结友善、紧张冷漠等。
4、“事”:指事件、情节。从情节发展过程和生活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如“激烈而残酷”。
5、“景”:指从景物的“形、声、色”角度对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如“春意盎然,生机盎然”等。
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物的描述(形、声、色)。如“秋色萧瑟”、“春意盎然”。
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时代氛围、活动场所、人文习俗、人际关系、生活条件等。
【环境特征汇总题步骤】
1、审题并分类型。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
2.根据类型找到角度。
(1)概括自然环境的特征:应从景物的“形、声、色”角度进行概括,并从这样的描述中概括出共同的特征。
(2)总结社会环境特征:从描写人物生活背景、活动场所的句子中分析其特征; 从描写人物人际关系的句子中分析其特点; 从描写人物生活、工作的句子中分析句子中有关状态、情绪的特点; 分析描述地域风俗习惯的句子的特点。
3、注意修改、概括。
新颖的环境描述通常包括许多修改描述。注意高度修饰的形容词(有时是动词)来概括环境的特征。有的可以直接用修饰词,有的则需要提炼总结。具体分析你所写的环境的特点,用几个形容词(多为自然环境)或名词(多为社会环境)来概括环境的特点。
【特别提醒】注意“景物特征”与“景物描写特征”的区别。后者考验的是“风景描写技巧(技巧)”。
突破二:环境描述的作用
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有时会以一种看似无心的方式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有时用来突出云彩、塑造人物;有时是为了暗示或暗示主题;等等。而且,自然环境的描述作用与社会环境的描述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
自然环境描述:
1、环境方面:(1)说明人物背景,表现地域风光; (2)表现社会环境,揭示社会特征(人物关系);
(3)渲染故事气氛,定下情感基调。
2、在人物方面:(1)揭示人物情绪,表现人物性格; (2)引导角色出现并说明角色身份;
(3)体现地位,暗示人物命运。
3、剧情:(1)推动剧情发展,为后续章节做铺垫;呼应标题内容,用线索制造悬念。
4、主题:揭示和深化主题,象征和暗示主题。
5、读者:一开始,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最后,故事情节完整、情感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二)
社会环境作用描述:
环境:
1、展现时代背景(人物活动)。 2、揭示社会基础(性格)。
数字:
3、提升人物形象(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暗示人物命运。
阴谋:
4、引发变化(思想、情感),推动剧情发展。
主题:
5、揭示本质特征(社会),突出小说主题。
【环境影响问题解决步骤】
1.找出描述环境的具体句子并分析其特征。
2.找到分析环境描述作用的思维视角。
3、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三)
场景描述功能:
(1)定下整部小说的基调(情感、叙事基调); (出现在小说开头)
(2)引导角色出现; (出现在角色出现之前)
(三)促进情节发展; (放置在小说的某个情节中)
(4)描写人物形象(性格、心理); (放在角色描述里)
(五)象征性暗示; (作为小说的主要背景。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是生命的象征;老人与大海的斗争象征着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
(六)营造意境,渲染气氛,感染读者。 (其他地点)
(四)
新闻背景:(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原因、因果关系、地理特征、科学知识)
与新闻事件或人物及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有关的历史条件。
影响:
(一)解释、说明、补充,使新闻通俗易懂;
(二)揭示事物的意义,引起社会关注;
(3)利用背景对比,突出事物的特征,表现变化程度;
(4)使用背景语言暗示、表达一些不便的观点;
(5)利用背景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其更具可读性;
(六)凸显新闻价值,深化新闻主题。
突破三:环境描述技术
描述环境的方法题型:题干常包含“分析”、“欣赏”等回答动词和“描述”、“风景描述”、“特点”、“技巧”等表示回答方向的名词。
环境描述技巧:
(一)从技术角度
工笔画(工笔)、白描
作用详细描述:细致的雕刻可以突出场景的主要特征; 描写厚重、丰富多彩,具体生动,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有利于表达主题。
白描的作用:不渲染、不阐述,用粗笔勾画轮廓,突出特征,简洁、准确、生动、表现力强。
白描与细描相结合,形成对比、相互衬托,能更充分地表现场景特征,服务于主题。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使景物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虚实结合(以实描虚,以虚表实):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或突出场景特点,或拓展表现空间,或拓展意境,或深化主题。
正面与侧面结合:突出特征,全面表达景物特点,使物体更加鲜明、突出。
点面结合:使主体形象更加饱满、鲜明;更充分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显色性和对比度。
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
(2)从修辞角度: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描述。
(3)从场景描述角度:
感官视角: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形、声、色等);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动换景、俯视、仰视;
描述场景的顺序:分层描述场景(远近、高低、内外)。
(可以多侧面、立体地展示景物,使景物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多样的表情;最终可以组合成多样、统一的艺术整体,表现出全貌和整体特征的风景,然后包含品味和理性。)
【培训知识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小兄弟们
凌淑华
清明节,不仅大乖乖和二乖去的小学放假,就连七叔在城外任教的大学也不用上课。早晨的阳光似乎对孩子们格外慈悲。闹钟还没响,它就跳进房间,暖暖地爬在挂在窗边的小棉袍上。
前院里充满了孩子们的高声叫喊和笑声,七叔还带来了一只会说话的八哥。笼子放置在一张八仙方桌上。两个孩子跪在椅子上,张大嘴巴看着那只鸟。他们高兴得爬在桌子上,笑得摇摇晃晃。他们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鸟笼。二怪的嘴始终合不拢,小脸蛋看起来更加饱满,不用圆规也测不出圆润的程度。
吃饭的时候,打怪总是看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么放馅料,怎么卷起来吃。因为二拐还小,所以他妈妈给他卷了。然而他却有些不耐烦了,背着鸟笼坐在了原地。刚吃了两包,他就跑了,不再吃了。
晚饭后,爸爸和叔叔要去剧院。既然昨天答应带孩子们一起去,就雇了三辆人力车去剧院。两个孩子坐在车里,不停地谈论八哥。到了剧院,虽然他们零星地想念八哥,但舞台上的锣鼓声和身着彩袍的演员却占据了他们的脑海。
天快黑了,戏就结束了,爸爸和叔叔回到家,大宝贝和二宝贝开心地又蹦又跑。突然,他们想起了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门廊上挂鸟笼的地方。他们一看,只见一只空笼子扔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八哥在哪儿?”两个孩子一起大声喊叫。
“给野猫吧!”妈妈的声音很重很慢。
“你们给野猫吃什么食物?”大怪元睁开眼睛,愤怒却又难以置信。二怪呆呆的看着弟弟。
第一个宝贝放声大哭,第二个宝贝也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没有听妈妈的话,也没有听七叔的安慰。他们的父亲已经躲进了书房。突然,大男孩不说话了,跳起来,四处寻找一根棍子,喊道:“杀了那只野猫,我要杀了那只野猫!”第二个男孩爬在母亲的腿上,呜咽着。第一个男孩突然发现一根长棍子挡住了门,把它握在手里,抱起第二个男孩就跑了。妈妈拦住了他,他喊道:“你去报仇,不报仇就不是好人!”二怪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就不是好人!”妈妈听了二怪的话,有些好笑。这时王厨师正好路过。他道:“少爷们,那只野猫晚上不出来,明天早上要是来了,我就给你们好好打一顿。”
“野猫好像怀孕了,别打得太用力,吓吓它就行了。”妈妈低声对厨师说道。
大男孩听了妈妈的话,愤怒地说:“谁让它吃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让它付出生命的代价。” “打死吧……”大男孩想跟着哥哥的话喊,但他没有办法。我不知道下面说了什么。他也挽起了袖子,露出了自己又短又胖的手臂,还有一双小眼睛,湿润的泪水。
第二天,太阳升起之前,大男孩就醒了。他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来,快起来,二哥,起来打猫。”老二被哥哥焦急的语气吵醒了,赶紧坐起来,用手揉睁着眼睛。随后,两人拿起掸子,拉起袍子,大喊复仇,跳了出去。
天刚亮,后院的草地上还沾满了露水,打湿了小英雄的鞋袜。小麻雀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窗边的一棵丁香树正盛开着,散发着阵阵芬芳的香气。柔和的阳光洒在西边粉刷成白色的墙壁上。
二怪摘了一朵丁香花,放在右耳上。他看见小麻雀在地上叽叽喳喳地跳来跳去。这很有趣。他模仿他们,哼唱着。也扔掉了。二怪很快就忘记了自己为何来到后院。他徘徊到向阳的墙壁前,突然看到装着碎纸片的破木盒子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在上下移动。然后他们甜甜地叫了一声,他赶紧跑近去看。去。
原来盒子里藏着一群小猫。它们就像妈妈过年时做的老鼠一样小。它们的小脑袋像面团一样圆圆的,可爱极了。它们有红色的小鼻子和扁平的小嘴,在叫声时会张开和闭合。太有趣了。二怪高兴得尖叫起来。
“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啊!”二怪突然想起来,大喊一声,一转身,弟弟已经往后院跑了。
哥哥赶紧跑过去,和弟弟一起在木箱前观看。他和二宠一样,用手抚摸小猫,模仿它们的叫声,目不转睛地看着大猫喂小猫。
“他们太可怜了,连床垫都没有,躺在破纸上一定很冷。”大怪说着,又灵机一动,“我们跟妈妈要一些棉花,和它们一起做窝,放在餐厅里,拿酒盒,用它搭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下去。”合而为一,小猫合而为一,就像我们和妈妈一样。”
“哥哥,你看,它长得很像它的妈妈,这个小脑袋真有趣!”弟弟说道,伸出刚刚收回的手,将小黑猫抱了起来。
(有删减)
1. 两个弟弟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请您简要分析一下。 (6分)
2、分析小说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4分)
【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一步是审查问题并将其分类。
从题干中的“家庭环境”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总结社会环境特征的问题。
第二步,根据类型求角度。
第三步重点修改并总结
上述句子中的许多修饰描述都显示了“家庭环境”的特征。比如“听戏”、“学习”表明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声音小”等词语则表明主仆关系融洽。通过掌握这些描述性词语,您可以标准化您的答案。
回答
经济状况良好:家里有厨师、花园等。
文化氛围浓厚:家里有自习室,经常看戏剧,注重教育等。
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子女、兄弟友爱、主仆和睦等。
【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一步是回顾主题并确定要点:“划线场景的描述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步,阅读分析课文:抓住关键词,如“喧”、“玩”、“满”、“香”、“温柔”,确定景物特点:鸟语花香芬芳扑鼻,充满活力。 联系上下文,分析场景描述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两个小兄弟生气了,想要向野猫报仇,但丁香花和小麻雀引起了二怪的兴趣,于是二怪徘徊到墙边,看到了破损的木箱,找到了小猫和弟弟。两个孩子一起观看了小猫的剧情。此时,他们高兴极了,忘记了报仇的事。
第三步,造句并回答
回答
鸟鸣、花香、和煦的阳光,营造出热闹的气氛,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感变化铺平了道路。
“阳光”、“西墙粉刷”等描述,为二怪找到墙边的小猫铺平了道路。
侧面凸显了兄弟二人富有同情心、关爱小动物的美好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步舞曲
[法文] 莫泊桑
灾难不会让我悲伤。我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暴行,它们让我们在恐惧和愤怒中哭泣,但它们从来没有像我们看到的那些感伤的小东西那样让我们背上起鸡皮疙瘩。有两三件事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它们就像针刺一样,在我的心深处留下又长又细的伤口。让我告诉你其中之一。
我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欢的享受之一是早上独自在卢森堡花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仿佛被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温柔的微笑一样美丽的花园。树篱分隔出狭窄而规则的小路,显得十分安静。在这片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了。它们的巢坐落在木板上,向太阳打开顶针大小的门。走在小路上,随时可以看到嗡嗡作响的金色蜜蜂。他们是这片宁静之地真正的主人,也是静谧小道上真正的行走者。
我很快发现我并不是唯一一个经常光顾这个地方的人。有时我会面对面遇到一个小老头。
他脚穿一双银扣皮鞋,一条翻盖短裤,一件棕褐色长袍,头上戴着一顶怪异的灰色长绒宽边礼帽,想必是古代的古董。
他很瘦,几乎是骨瘦如柴。他做鬼脸,笑得很开心。他手里总是握着一根华丽的金头手杖。这根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个老人一开始让我感到陌生,但后来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一天早上,当他以为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他开始做出一系列奇怪的动作:先是小步,然后行屈膝礼,然后用修长的双腿进行一个相对整齐的跳跃。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将木偶般的身体左右扭动,在空中频频点头,动作动人又可笑。他在跳舞!
跳完舞后,他继续行走。
我注意到他每天早上都会重复这个例行公事。
我想和他谈谈。所以有一天,我向他致敬之后说道: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
他也鞠了一躬:
“是啊,老师,天气真的和以前一样了。”
一周后,我们成为了朋友,我了解了他的生活经历。在国王路易十五时期,他是歌剧院的舞蹈老师。他那漂亮的手杖是克莱蒙伯爵的礼物。我一跟他讲跳舞的事,他就滔滔不绝。
有一天,他若有所思地对我说:
“老师,我妻子的名字是拉卡斯泰利。如果您愿意,我可以把您介绍给她,但是她要到下午才会来这里。这个花园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活。过去已经离我们而去,这就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没有它我们就活不下去了,因为我起得很早。”
吃完午饭,我就回到了公园。过了一会儿,我远远地看见我的朋友,礼貌地让一位身材矮小的黑衣老妇挽着他的手臂。她就是拉卡斯泰利(La Castelli),一位伟大的舞者,一直受到所有上流社会的喜爱。
我们坐在石凳上。那是五月。干净的小路里飘着花香;温暖的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在我们身上,投射出大片的阳光。拉卡斯泰利的黑色连衣裙似乎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
“请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曲是什么,好吗?”我对老舞者说道。
他出乎意料地打了个寒颤。
“老师,这是舞后,皇后之舞。你明白吗?既然没有国王,就没有小步舞。”
他开始以夸张的风格表达对小步舞曲的赞美。不幸的是,我一点也不明白。
突然,他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表情严肃的妻子:
“爱丽丝,你想让我们告诉你什么是小步舞吗?”
然后我看到了一些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装得像小孩子一样,弯腰行礼,就像两个古老的舞动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有些损坏。
我看着他们,一种难以形容的悲伤搅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既悲伤又可笑的幽灵,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的幽灵。
他们突然停下来,面对面站了几秒钟,然后意外地拥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三天后,我启程前往外省。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们。两年后,当我回到巴黎时,托儿所已被推土机推平。没有了过去时代心爱的花园,没有了旧世界的氛围和穿过树林的蜿蜒小路,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对他们的记忆,就像一道伤疤,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上。
(张英伦译,有部分删减)
小说中的卢森堡花园苗圃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您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6分)
【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一步:勾画句子并分析其特点
标题明确指出是《卢森堡花园苗圃》,涉及小说的第三、中、后两段。这些景物描写句子对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步:确定角度并找到正确的对应关系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答案点
性格方面
小说第三段“——卢森堡花园苗圃”的具体环境,为人物出现设定了场景,有利于故事的自然进入。
情节方面
中段作者重点渲染公园苗圃的美丽,设置老舞者夫妇出现的场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暗示这里将成为表演和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专题方面
小说的最后两段描写了托儿所被推平的情节以及“我”对老舞者和他妻子命运的关心,引起读者的深思。
第三步:组织语言并标准化答案
根据题目要求将答案整理成三个要点,避免漏点、乱贴标签,使答案似是而非、不伦不类。
回答
故事切入自然。 “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者每天都会来这里,所以他们两个才有可能相遇,从而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有利于剧情的集中和发展。幼儿园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使故事有回味。托儿所被夷为平地,故事自然结束,但主角的遭遇却让人揪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滑索
阿城
一小时前我听到了微弱的雷声,但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雷先生没有停下,渐渐起了疑心,懒洋洋地问道。领队只是懒洋洋地说这是怒江,我们要过滑索。我不由得心一紧,准备去看一看贯穿滇西的怒江,不料翻出山口时,依然是沉闷的雷声。见前面的牛不肯再走,他大为困惑,便下马继续前行。走到岸边,我喘了口气,腿像牛一样颤抖着,不敢再向前迈出一步。
万丈悬崖垂直而下,驮队原本就在这堵墙顶上。怒江从西北天际线明亮地流淌出来,深邃如涓涓细流。伴随着淡淡的响动,它升起,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息。低头看着河水,我的心突然一颤,不敢再低头。
领头的人稳稳地坐在马背上,微笑着。这匹马平日里并没有什么威严的感觉,但此刻它却像一个巨人一样静静地站着,摇头晃脑,鬃毛飞舞。牛铃的响声就像是心脏上的一记耳光,每走一步,驮群就颤抖着走向峡谷对面的一根绳子。那绳索仿佛有着巨大的力量,拉扯着两侧的石壁,谁都无法动弹。
为首的下了马,走到绳子旁,举手敲绳子,绳子却纹丝不动。领队看了一眼众人。一个瘦矮的男人站了起来,走到绳子前,从绳头抽出一个竹角架,一跳,双腿就已经进入了绳圈。他脚一蹬,飞离岸边,猛扑过去,却发现腰上还拉着一根绳子。一端就在绳子的尽头,另一端则像一缕黑烟一样在峡谷中弯曲。一只大鹰在瘦子身下十丈左右移动,翼尖上的几根羽毛在风中颤抖。再一看,瘦子已经到了绳子向上弯曲的程度。他悄悄反手抽出绳子,绳子颤抖着从绳子底下伸出来。
众人睁大眼睛看去,只见另一边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黑点。过了一会儿,一声长响飘了过来,绳子也晃动了几下。三人站起身来,拍着屁股,一一走了过去。队长声音沙哑地问道:“我们可以休息一下吗?”剩下的人回答:“不用了。”他们都走到牛队去卸担子。
牛已经躺在地上了,它的眼睛慢慢地眨着,悲伤着。两个人拎起一头牛,冲到绳头上,咒骂着。牛软了,流下了两滴眼泪,大眼睛失去了视力,肉开始颤抖。人们把它的四个蹄子绑起来,挂在角架上。然后他们把绳子绑在框架上,一边喊一边用力推。牛咧嘴一笑,发不出声音,皮肉抖得一片模糊,屎尿全都漏了出来。绳子绕到一半多,那边的人迅速拉紧绳子,导致牛倒挂起来,升到了另一边。这里的牛发出凄厉的叫声,但男人们不理睬它们,继续一头一头地推着它们。之后就只是搬运勺子的事情了,这只是一个正常的游戏而已。这里的男子也纷纷飞了过来。
突然,我听到空中有一声哨声,尖锐得直入我的大脑。回头一看,领队已经飞到绳头了。他跳下车,走向那群人。
牛终于又被装上车了,铃声叮咚作响,仿佛它正要匆匆离开这里。一上车,我就感觉浑身都是汗,风吹得我的身体都在颤抖。顺风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感觉雷霆一直在响。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节)
文中划线部分描述了峡谷的陡峭气势。请分析其性能特点。 (6分)
【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一步:审题并明确题型
这个问题的梗比较晦涩,但“峡谷气势险峻”已经表达了环境的特征。前面是“描述”,后面是“特征的表达”。可以看出,是一道关于“特征描述”的题型。你可以把问题的主旨换个问法:文章划线部分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这样就会更清楚,目的是“考察描述技巧”,然后调动知识储备从不同方面考虑。
第二步:确定角度并找到对应关系
从细节、动作、修辞、景物描写的观察点、景物描写的顺序等方面与白描进行比较。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答案点
描述技巧
巧妙的角度
“怒江从西北天空明亮而来,深邃如涓涓细流,隐隐有声响升腾,有森林气息。”不仅以粗笔勾勒出整体的气势,还用“明”、“隐”等细节来突出峡谷的险峻气势,是白描与细描相结合的。
风景角度
(1)观察角度:“悬崖垂直下降,驮队原来在墙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墙顶为观察点的定点观察。
(2)感受角度:“怒江明月自西北天来”是视觉; “深如细流,隐隐有声响”是听觉; ”看着下面的河水,我的心突然一颤,不敢再下去了。“看到”是一种感觉,一种心里的感觉
(3)描述场景的顺序:“悬崖垂直向下”是仰视,“低头看河……不敢低头”是俯视。可见描述场景的顺序是从高到低;从“怒江从西北天起……”可见描写景物的顺序是由远到近。
回答
以墙顶为观察点,采用白描与细描相结合的方式,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多个方面进行描述,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知识点总结与解析技巧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k12/17407.html
用户评论
看完这篇小说环境描写的总结,我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截,特别是那些实用的技巧,真的是太有用了。强烈推荐给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环境描写真的太重要了,这篇总结简直就是复习宝典,帮助我理解了如何更好地提升文章的情感氛围。适合各个层次的学员参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总结内容真是丰富,不仅概括了知识点,还有具体的例子和技巧,对于像我这样的小白来说特别友好。真是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不二选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这篇帖子,我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其中那些细节的把控,简直就是画龙点睛,让整篇文章鲜活了起来。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环境描写一向是我复习中的难点,这篇总结给我提供了很多新思路,特别是那些即学即用的技巧,实在太贴心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阅读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这篇详尽的知识点总结吸引。尤其是作者提到的“情景交融”的运用,是实实在在能提高文章表达效果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分享,那些例子部分真的很有意思,既生动又贴切,帮我更直观地理解了小说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复习路上不再孤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想要短期内提升小说写作技巧的人来说,这篇总结真的太有帮助了。不仅内容丰富,连排版都是那么舒服,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是在实际应用方面。感觉之前写的东西有点死板,现在有了方向感,写作又变得有趣起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总结真的是宝藏,特别是在准备考试方面,那些技巧和方法都能迅速掌握,并且立刻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效果立竿见影。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的每一个技巧都值得反复琢磨,看完之后心里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时候心中更有底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结得太好了,就是我想要的内容!不仅讲解清楚,还结合了实际例子,让人一看就明白,非常实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对小说环境描写总是一知半解,今天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感谢楼主的分享,这下复习起来轻松多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讲述了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提炼环境特色,这点我很受启发,不仅适用于小说,其它文体写作也有借鉴意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超喜欢这类方法性的总结,读起来轻松,还能学到真东西。尤其是那些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增加文章看点的技巧,简直太棒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环境描写的技巧学到了不少,现在写东西更有感觉了。强烈建议准备考试或者喜欢写作的朋友都可以来看看,保证不会失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提升环境描写技巧,今天在这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掌握方法后,写起来是如此流畅自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些关于细节处理的建议特别实用,让我的文章看起来更加丰满。相信通过不断练习,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一篇环境描写的总结能写得这么详细,读完之后感觉整个复习过程更有条理了,还能减少一些焦虑感,真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总结对我帮助特别大,尤其是区分不同环境特征的部分,让我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感谢作者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文科生,写作文永远是个难题。这篇关于小说环境描写的知识点总结,让我找到了提高的新方法,考试加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