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学硕士领域热点问题与考题趋势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2018年法学硕士领域热点问题与考题趋势分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6年之前,法学硕士分为一月法学硕士和十月法学硕士。一月法学硕士(考研初试在1月初举行,近两年改为12月下旬考试)是指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法学硕士学生并在入学后转移其身份。十月法学硕士是指十月份参加考试的在职法学硕士。 2015年是在职硕士项目的最后一年。 2016年取消了10月份在职硕士学位联考。2016年9月,教育部发文,将法学硕士学位分为全日制法学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法学硕士学位。姻亲。全日制法学硕士与本科学习相同,而非全日制法学硕士通常在周末或每年分几次上课(与之前的非全日制法学硕士类似)。不过,在职法学硕士也是带双份证书的,即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之前的在职法学硕士学位只有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全日制法学硕士和非全日制法学硕士招生分开。例如,学校是否招收非全日制法学硕士、招收多少学生,与全日制法学硕士是独立的。不过,非全日制法学硕士和全日制法学硕士的试卷是一样的,但是复试分数会有所不同。因此,非全日制法学硕士的复习、教材、考试与全日制法学硕士没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说,非全日制法学硕士的复试成绩会低于全日制法学硕士。一般来说,通过非全日制法学硕士考试比较好。当然,也有例外。非全日制法学硕士的出现将对全日制法学硕士产生一定的冲击。首先,由于非全日制法学硕士也有双证书,必然会导致一些原本打算攻读全日制法学硕士的学生转而攻读非全日制法学硕士。大的。另外,由于非全日制法学硕士学位不会占用大学太多的资源,如果不需要安排住宿,每年只进行集中教学,收取的学费仍然很高,这可能导致一些高校给予非全日制法学硕士学位教育较多。报名名额多。
(二)2018年法学硕士培养将逐步分化研究方向
2016年法学硕士招生简章中,对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的描述几乎都是“不区分研究方向”。然而,当我们翻看2017年的招生简章时,我们可以发现,大量法学硕士招生学校的招生简章中,都明确写明了其学校可以为法学硕士生提供的研究方向选择。虽然我们从正在攻读法学硕士的院校了解到,法学硕士录取后已经区分了研究方向或选定了导师,但不同专业对于法学硕士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伟大的。更多的是增加了一种群体认同感,就是与你们同一个方向的同学之间有一种认同感。但由于法学硕士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础学习,尤其是攻读法学硕士的非法学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法学十四门主课,因此无法在选择的研究方向上花费的时间并不多。而且,国内的法学教育现在也很发达。高校教师除了法学硕士学位外,还必须教授法学硕士学位,再加上学术研究任务或课题,因此导师的时间并不充足。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件事,那就是未来法律硕士的培养会更加专业,法律硕士的素质会越来越高。
(三)2018年法学名校招生名额呈减少趋势
2014年以来,部分学校逐步扩大保送免试法学硕士的招生比例。例如,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招生简章大幅提高了法学硕士项目推荐和免试录取的比例,而不仅仅是中国政法大学。例如,北京大学录取了220名学生,其中一半是推荐的。中国人民大学也有大量的推荐录取。免试招生人数的增加,会降低考生的报考比例,这无疑会加剧名校之间的竞争。不过,华城法学院也了解到,由于需要获得免试资格,条件相对苛刻。例如,华成法学院获悉,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通过免试招收的学生数量不足,因此本应升免录取的计划招生人数中未填补的部分通过全国统一硕士招生考试录取,即对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给予名额。
名校也有减少招生的趋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清华大学。 2014年,清华大学招收了100余名非法学硕士研究生,但到2015年,仅招收了60余人。 2016年计划招生人数变为40人左右。中国政法大学近年来也出现了类似的招生缩减趋势。
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较上年增长7%,总数达177万人,其中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占比近50%。法学硕士是传统的专业硕士学位,申请人数常年稳定。华成法硕士认为,由于全国考研总人数基数在上升,且法学硕士就业是文科硕士生中较好的专业,因此法学硕士报考人数应该会有所增加。近年来也有所增加。但我们也应该明白,2014年底,教育部一次性增招了68名法学硕士,使得中国几乎所有设有法学院的大学或几乎所有985、211重点大学都具备了招收法学硕士的资格。总入学人数也在上升。
基于以上,华成法硕士认为,未来所有学生都很难攻读法学硕士学位,但如果你需要的只是法学硕士学位文凭和学位证书,还是本着任何学校都可以培养人才的原则,任何学校都可以,如果培养了法律领导人的正常心态,那么在不是特别热门的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四)2018年法学硕士专业课程考试题目将更加灵活
五、十年前,对于法学硕士来说,众所周知的复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只要多看几遍官方书籍并背下来,就可以得到类似的分数。分数。但近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法学硕士专业课的实际题目变得非常灵活。考官将不再按照规则来考查关键知识,而是会使用考试分析中的所有内容,无论是否有实用价值,无论我国是否存在相关学说,都会对考生进行考查,比如作为2016年法学硕士刑法简答题,实际上考的是“共同犯罪”,而“共同犯罪”在我国并不存在。这一概念是日本等国的刑法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对法学硕士考试的分析明确表明,我国不存在“共同犯罪”这一概念。因此,广大考生一定要全面复习,一定要抱着考试分析中所有内容都可能考到的心态来全面复习。另外,法学硕士专业课中的选择题也非常灵活。部分选择题选项在测试分析中没有原有意义。它们要求考生了解考试分析的相关知识,以便正确筛选和回答选项。对于案例分析题和分析题尤其如此。书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内容可供我们背诵和抄写。它们都要求我们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来回答问题。
法硕士的命题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反提案命题。花城法师说的是,预科班当天的讲义能否预测当年的考试题。往年法硕士的很多重大题都能随便预测,但这两年考试题突然就被回避了。最受欢迎却从未考过的重点考点,也是很多考生普遍鄙视的考点。所以预测这几年的大话题是需要花很大力气的。当然,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培训课程说“击中所有大题”或“击中8个甚至10多个大题”。聪明的考生可能不会相信一些关于考试有效性的骗局。很多院校并不要求学生打好基础,真正理解知识点。相反,他们提出虚假问题来欺骗不理解问题的候选人。众所周知,很多机构都把基础课、实践课等日常课程作为先修课。众所周知,光是基础课就可以一次性解释至少90%甚至100%的考点,那基础课讲义岂不是可以预测100%的题型吗?也有机构举办一日题型课程,然后制作包含大量主观测试点的“补充题”、“题型补丁”、“二级或三重题型题”等.最后为每个基于问题的课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没有赢,但是发出的补充题包含大量问题,你绝对可以赢题目。如果你赌上百道大题,难道你就赢不了题吗?而且,实际上还有一些机构通过补充试题的方式欺骗性地宣传自己为“神题”,完全没有考虑考生的利益和感受,也没有更多的方法来欺骗考生。
花城法师奉劝各位考生,答题永远不是救命稻草!在现在的命题趋势下,考生想要获得高分,必须要有非常强的知识储备,真正掌握知识点。依靠欺骗性的“神题”来宣传成绩的机构是做不好的,单纯依靠试题的考生也很难取得高分。请考生务必冷静学习。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hwks/22902.html
用户评论
这篇分析还挺到位的,很多问题我都遇到过,特别是关于民法部分,感觉最近几年考试确实往这方面偏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说回来,这法律硕士的考试难度也太高了吧,感觉手里的书都看完了,还是感觉不够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2018年的热点问题和试题趋势,我记得当时备考的时候也是焦头烂额,希望今年的考生能多参考参考,少走弯路。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帮助,我准备明年考研,现在就开始认真准备了,希望能够顺利上岸!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分析很详细,尤其是关于填空题的技巧,感觉很实用,感谢分享!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分析的这些热点问题都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希望今年考试真题也能和你的预测相符,这样就太爽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今年也要考法律硕士,看到这篇分析,有点安心了,至少知道方向了,准备按照你说的方向努力准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内容确实不错,但感觉还是偏理论性,可以多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这样更能帮助考生理解和记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对法律硕士的考试还是了解太少,有很多知识点都需要补习, sigh,考研之路真是漫长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的很棒,作者的分析很透彻,让我对法律硕士的考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今年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今年的考试难度会比往年更高,因為法律法规一直在更新,很多新的问题都会考到,所以考生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你分析的这些热点问题,我感觉今年的考试范围很广啊,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多加练习!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至少可以作为我们备考的一个参考,希望今年的考试能够顺利通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法律硕士的考试竞争太激烈了,感觉有很多人都想考这个专业,希望我能坚持下去,最终考上理想的学校!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撰写很有条理,结构清晰,让我很容易就理解了2018年法律硕士考试的热点问题和趋势,非常感谢作者的分享!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更坚定报考法律硕士的决心了,希望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成功上岸!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分析很深入,我认为考生应该多关注一些法律领域的时事热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考试的趋势和方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的比较全面,但还是希望作者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这样更有说服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今年准备考法律硕士,准备按照你分析的重点方向进行复习,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