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成长之路:第二篇章
大家好,家长成长之路:第二篇章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家长成长之路:第二篇章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进入高一,学校每周考试,孩子主科基础差点,副科都是高中刚学的,都在班级前几名,带动总分也在班级中上等,每次考试都按分数排考场,由第一次的大考场,慢慢进入3、4考场了,也还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在高一下学期来了个分科,这样又重新调班了,按照总分成绩应该在好点的班,结果分班按语数外,就看着不如自己的学生进入了好班,自己却到了差班,这个打击不是一般的大,一个星期没去学校。后来经过劝说,没办法又去学校,在这个班上,她是数一数二的成绩,老师也挺喜欢她的,又加上疫情在家,高二上学期都还不错,还拿到学校优秀奖励了!4月底回到学校,心中不快的感觉又来了,说班级的次序不好、各种事情,都把她推进了厌学的行列,在一次跑步中,让她彻底不想去学校了…
只有再想办法,准备转学,武汉公立学校花钱也不好办,最终想着把她转回老家市里上,也许能踏实学习。通过努力,也如愿以偿进来了市一中,可是学习习惯,一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0:30,中间除吃饭外,一直在教室里,坚持了一个多星期又受不了啦!今天感冒、明天肚子疼,开始折腾,这让我感觉到自身不强大,换那里都没有,然后就每周在新东方补习数学两次,可以出学校透透气,这样把高二学完了,成绩在500分左右,还算可以。
进入高三,学校要求更严格,早上年级主任在大门口,逮迟到的学生,早上6点之前跑操,冬天天都还是黑的,种种困难之下,又不去学校了,我也换位思考一下,也许不是一个步骤上来的,真的很煎熬,上课听不懂,作业赶不完,饭吃不好,这都是真的,也不能逼迫,就这样在家自学。
我看这起早贪黑的,自己忙无目的,就咨询了当老师的同学,给她请了一个数学老师,到家里上课,这样效果非常好,就又请了语文、英语老师,年后高三下学期,又把副科老师也请到了,这样就和在学校上课差不多了,老师把学校里的试卷带来考,把教给班级的知识,教给了她,进步挺大,接受能力也强,老师们也愿意来教,这样就又找到了一条出路。
人生的道路,谁也看不到,只要你用尽全力去走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期待高考圆满!
你灿烂开心的笑容,就是我想看到的。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hwks/22553.html
用户评论
真的太能懂了!小时候总觉得父母唠叨不停,长大后才明白他们其实就是一直在默默地关心着我们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戳到我了,我的孩子正在叛逆期,经常和我对着干。看到文章里的这段话,“管教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突然我心里有了些安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老师说说实话,很多家长确实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孩子们是学习的榜样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孩子虽然小,但是已经开始展现出不同的性格了!感觉他喜欢冒险尝试新鲜事物,而我总是担心他可能会受伤。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平衡他的兴趣和安全风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也是在自寻烦恼,明明想帮孩子却不知从何入手。有时候孩子自己闯一闯反而能成长更快...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每个孩子的“心路历程”都不一样,我们或许无法预知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所以更需要耐心观察和理解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父母对我的严格管教让我有些阴影了,但我后来也明白了,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给我好的未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孩子长大环境不同于以前,家长们确实面临着很多挑战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真的能让人感同身受。我很想分享给我的朋友们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身为家长的不容易。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建议,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家长,应该要学会放权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决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依然扮演着重要的引路人角色。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家长们应该尽量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强加自己的意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反思了很多,作为一名家长,我要做的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陪伴他们、引导他们成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到后面的“亲子关系的本质就是相互理解和尊重”,我突然觉得很有启发! 确实应该把孩子当成朋友沟通交流。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太认同作者的想法,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管教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我觉得不能一味地强调理解和尊重,有时候也要适当进行一些批评引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虽然有一定共鸣,但我觉得它还是过于理想化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很难做到像文中说的那样耐心和温柔。”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每个孩子的“心路历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