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季:美国高中关键要素解析——硬实力与软实力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择校季:美国高中关键要素解析——硬实力与软实力,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学校的资金实力,学校规模,建筑设施,以及教育设备,师资力量都是学校的硬性条件,而学校的文化底蕴则属于学校的软实力。
不管是硬条件,还是软实力,都是评判学校综合实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学校历史
美国最古老的高中是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联合学校(Collegiate School),它建于1628年,有将近400年的历史。而最新的学校可能还在建设当中…
年代比较久远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的文化底蕴比较雄厚,教育模式也比较传统、成熟,但是教学设施可能会比较落后,当然也有些学校新建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
历史悠久的学校,会有许多成功的校友,也有大量来自上层社会家庭的学生,学校的校务基金会非常充足,而且学生的校友人脉关系普遍比较广。
新建学校的历史不长,设备设施一般比较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比较现代化,但是学校的文化底蕴不强,教育氛围不够雄厚。
新建的学校的校友不多,除非全权由教会扶持,否则资金可能略有不足。
美国的公立高中受政府的财政扶持,市场化程度不太高,但是私立高中的教育市场化程度非常高,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很多私立学校开不下去都已经关门,所以如果某所私立高中的历史超过100年,那一般都是名牌中学。
学校规模
学校规模的大小体现着学校的资源、设施和人际关系网络。
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学校会有相对完善的设施和条件,学校提供的课程、课外活动、体育项目的种类也比较多,但是项目选拔也相对比较严格,学生需要高水平才有可能参加的机会。
而且,因为学校人数较多,学校和老师对单个孩子的关注度相对要低,师生、同学关系比较不是很紧密。
规模小一些的学校有更高的凝聚力,学生较少,学校和老师相对可以更多地照顾到每个学生(注意师生的比),师生、同学关系比较紧密。
当然,规模小的学校提供的课程、课外活动、体育项目的数量比较少,但是学生的参与机会比较高。
如何判断规模的大和小呢?
一般认为:在校学生人数超过800人: 规模大;在校学生人数在300至800人:规模中等;在校学生人数在300人以下:规模小。
公立高中的学校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在校生通常在1,000-2,500人左右,而私立高中的人数就比较少,通常都少于1,200人。一般而言,私立走读的高中的学校规模比寄宿高中的大,但也有一些走读高中的规模很小。还有些小规模的高中,人数不足100,学校的氛围就像个大家庭。
学校规模的大小并没有优劣之分,家长要看哪种学校会更加适合自己的孩子。一般而言,性格开朗、喜爱交友的孩子会适合去规模小一点的学校,友好紧密的校园环境比较适合他,当然内向的孩子其实也比较适合小规模的学校。而爱好兴趣比较广,或是对课业要求比较高的学生适合去大一些学校,有更多的资源来支持他。
学校经费
公立高中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自于政府,政府投入资金的多少影响着公立学校的生存。
而校友、慈善机构、校友、家长的捐赠则相对比较少,但是是不可或缺的。一所私立学校的运作,如果得不到校友的支持,是不能生存的。学校如果有许多成功校友,那么学校的资金会非常充足。
而学费约占学校财政收入的1/3。因此,对于那些校友捐款较少,录取标准宽松的私立学校,正通过大量招收有能力支付高昂学费的中国学生来增加财政收入。
对此,家长要特别仔细明辨,别为了把孩子送去美国上学而随便找所学校就送过去。
米糕网有话说
择校是不会是单方面的学生选择学校,学校也会反过来选择学生。因此,难免有时候学校不是自己的首选,也可能让自己不是特别满意。对此,我希望小留学生自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去适应学校的环境,没准哪一天你就会发现这所学校其实就是最适合你的。
祝愿每个美高党,
都选出适合自己的美高!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21151.html
用户评论
选美国高中真的太难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特别看重的,“硬条件”像是门槛一样,分数、课外活动等等都要完美。可是“软实力”就更加难以捉摸的感觉,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博取老师的青睐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宝宝正好在这个择校季挣扎,感觉这种双重压力真的是很头疼!希望他能明白,“硬条件”只是敲门砖,要真正融入美国高中氛围,更需要展现出“软实力”,比如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展现领导力和沟通能力等。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已经毕业的校友来说,我认为这篇文章说的没错。当初我也是把“硬条件”当作目标,结果发现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反而生活在校园里显得格格不入。真正能脱颖而出的同学都是兼具“硬软实力”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女儿现在读的是私立高中,感觉更看重学生的“软实力”,像是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等等。可是公立高中的情况不太一样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择校季确实让人焦虑!除了要考虑“硬条件”,还要留意“软实力”。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未来孩子在学校里生活和发展,不仅需要扎实的学业成绩,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还有团队合作精神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完全同意文章观点!美国高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硬条件”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品质和能力。就像“软实力”的修炼一样,也是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之中逐渐提升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孩子现在上初中,还在考虑未来读公立还是私立高中,看到这篇文章让我对择校有了更多思考。看来未来的学习不仅要看“硬条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软实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美国高中的“硬条件”很高,但只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软实力”,相信也能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说得很好啊!现在很多家长把“硬条件”放在首位,却忽略了“软实力”的重要性。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更需要的是心理素养和沟通能力,而非单一的考试成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美国高中对于“软实力”的要求太高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道理,"软实力"的确是很重要的。培养孩子的"软实力"可以让他们在未来更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儿子上美国的私立高中,感觉学校对于学生的“硬条件”要求非常高,但也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发掘自己的特长,增强“软实力”。这让我觉得公立和私立高中选择的侧重点也许不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家长把择校看的太重了!孩子其实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就可以不断挑战自己,发展“硬实力”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培育“软实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地迈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孩子很喜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培养“软实力”的好方法。希望未来能更多人认识到 “软实力” 的重要性,就像文章所说,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不要只关注成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美国高中不仅仅要注重学习成绩,更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等,“硬条件”只是基础, “软实力”才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以前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现在了解到 “软实力”的 importance,以后我会更加注重帮助孩子提升他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美国高中的“硬条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多加准备,并努力提高孩子的“软实力”,我相信他们一定也能在新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说"硬条件"很重要,但也要关注 "软实力" 的培养。美国高中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不同于国内,学生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等更加重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