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额分配:集团旗下薄弱学校面临的关键利益考量
有家长让我分析一下变化。其实简而言之,集团化的目的就一个词:均衡,本质上还是我昨天文章的论点,没看过的可以顺带看看:《很抱歉,教育体系就是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集团化第一反应是“没用”,但正如我之前在讲荔湾区集团化的文章《荔湾的朋友们,你们要的名校,请查收》和《讲三讲四系列》视频所说的一样,都一潭死水了,反正不会更差了,此时作出改变为何不欢迎呢?
什么资源共享你可以选择信或者不信,但有一点是白纸黑字写在报考指南上的,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成立教育集团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按集团内农村初中学校和集团内上一年中考总分平均分低于全市中考总分平均分的初中学校的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考生数 30:1 的比例,确定直接分配给集团内相关初中学校的名额分配计划数。
这是一条实打实的,能让集团内弱校受益的规则。只要满足这个条件,该学校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该集团额外的名额,妥妥的帮扶了弱校。
在2023年名额分配最低控制线下调了20分后,流标率大大降低,更令这些额外得来的指标意义更大。不要觉得自己成绩一般,这个额外的名额也轮不到自己,正是由于名额是额外的,你原本竞争不过的对手,可能就因为用上了这个额外的名额,不成为你的对手了。所以它对这所学校的多数学生其实都有益处。
哪些学校是幸运儿?有官方数据,下面两张图分别是2023年和2022年老三区获得额外集团名额的初中学校名单。
2023年
2022年
仔细对比分析一下这两份表格,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最受益的学校,无疑是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原东环中学)。因归属执信集团,学校平均分达不到广州市平均分的它,连续两年获得了额外的7个执信中学(执信路校区)名额。
要知道,获得省市属学校的名额比例已经只有4%出头,即原本大概每25名额考生才可以获得一个市属学位,约200个名额考生规模的东风实验,原本应该只有8个省市属名额,如今差不多翻倍,而且多的都是执信的名额。
曾经的东环你爱理不理,如今的东环你高攀不起。
在东环之前,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天胜校区)是另外一个最大赢家。19~22年,作为省实集团成员校的它,连续四年获得额外的省实高中名额。
那些年,但凡碰到省实越秀,并且在校内成绩不错的学生,我一律鼓励他们名额分配填省实。由于这几年名额分配限制分数线标准还是“三年均分下降20分”,所以每年都有不少流标,简直暴殄天物。
从满足标准到不满足标准,恰恰就是这个政策起到作用的例证。越来越多人觉得省实越秀的名额吸引力大,发现折腾到名校,到头来可能还不如当时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考到的高中好,那何必折腾。
下一个论断,东风实验中学未来两三年内也必然会从这个表格上消失。不用怀疑,这就是因为它整体水平的提高。整体水平提高,就是因为有更多高水平学生的家庭选择它,而选择它就意味着小学阶段不需要再为了民校而卷得飞起。这难道不是集团化带来的好处吗?
2023年,全市共有75所集团弱校,获得合计466个集团核心校高中的额外名额。由于非中心城区的学校平均水平更低,所以更多的名额来自这些区域。
虽然多数关注度是更为人所熟知的核心区域的学校,但是不要少看了这些你们不关心的名额,这些初中弱小的学生,受益于名额分配,能够有更大的机会到资源更优的示范性高中学习,说不定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另一方面,看看上面的两个表格,我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同一集团有不止一个高中校区的,这些集团内部弱校额外获得的名额,是如何分配的,依据是什么?
这两年,真光、十六、五中、南武这四个集团给到的额外名额都是非本部校区。倒是培英中学和邝维煜纪念中学给到录取分数较高的本部校区(培英给的是白云新城校区)。
给哪个校区,以什么为标准,我没有在报考指南或者其他相关文件上找到相关说明。
尤其是老三区这四个名校集团,都给到了集团内相对低分学校的名额。难免给人一种“好嘢留翻自己,猪头骨先益你”(好东西留给自己,可有可无的才便宜你)的感觉。
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出发点是好的,执行起来不加监管很难保不会“走样”。所以我一贯主张,对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给点耐心和宽容,但遇到不公的事情,也应该挺身而出进行监(jv)督(bao)——比如那些占了自己名额的挂读生,这样做既是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也让这些违规的人不能有恃无恐。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15407.html
用户评论
我觉得这篇文章说的很有道理!作为一名毕业于集团弱校的学生,深知名额分配的重要性。我们这些学校虽然在资源和师资方面相对不足,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一样强劲。希望教育部门能够更加公平地对待各个类型院校的生源,给予弱校学生更多的机会 。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点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名额分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能一味强调学校知名度或师资力量。也许应该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来决定分配方案?对成绩优秀的集团弱校学生而言,名额分配的确是切身利益,需要重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很多优秀的学生来自集团弱校,他们同样拥有梦想和拼搏精神。不要因为学校的背景就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些极端了,名额分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不能仅仅从集团弱校的角度来考虑。各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和定位,名额分配的标准应该多元化,既要保证学校实力,也要照顾到优秀学生的利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说的太绝对了!虽然我说名额分配很重要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学生的能力、素质、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我觉得每个学校各有优劣,集团弱校的学生也能在其他途径上展现自己的实力。名额分配是一个复杂的平衡问题,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切身利益,更要考虑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一个朋友来自集团弱校,虽然他努力学习并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在申请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我觉得这篇文章说的挺真实,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优秀学生都能拥有公平的机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名额分配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尤其对于集团弱校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我希望教育部能够制定更合理的分配方案,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他们的价值!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这篇文章有其正确性,也提醒了国家重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在资源分配上实现均衡,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发展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名额分配应该更加公平透明,不能因为学校背景就把优秀人才排除在外。集团弱校的学生同样值得机会和尊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人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当年我也来自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我很理解这种焦虑和渴望,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机会!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些悲观,虽然集团弱校在名额分配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劣势,但只要努力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就有机会改变自身命运!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反映了我国教育现状的一部分问题。 希望可以更多关注和支持集团弱校学生的发展,让他们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教育公平的思考。我觉得名额分配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学校背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非常同意作者的主张,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如何改善集团弱校资源分配和机会分配的讨论和实务行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名额分配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目标等等。学校背景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